推广 热搜:
图片报道
揭秘任志强的显赫身世背景

 

BWCHINESE中文网讯,任志强近日在某论坛上称,幸亏房价上涨,否则自己可能要“裸奔”。由于总在赌局中胜出,任志强被送新外号“任赢赢”。

素来口出狂言爱放炮,语不惊人死不休,“任大炮”这个称号已跟随任志强多年。而每次都在和楼市唱空派的对垒中获胜,任志强又被网民戏称为“预言帝”,此次更是斩获新封号“任赢赢”。

这些外号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中国楼市调控升级和房价攀升比肩而行的辛酸现实。其实,“任赢赢”的输赢无关紧要,真正输不起的,是望楼兴叹的老百姓。

“任大炮”的多面人生

任志强,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他下过乡、参过军、创过业、坐过牢,以其直率的性格和惊人言论成为房地产行业最具话题的人物。

自从房地产市场火热以来,任志强在公开场合的诸多发言因为言辞犀利不留情面,而招致很多骂声。

“房地产开发不是暴利行业”、“我没有责任替穷人盖房子,我是替富人盖房子”、“你在北京买不起房,说明你劳动生产率低,应该到二、三线城市去买。还买不起,就到农村去”,这些任志强“语录”引发骂声不断,任志强也被冠以“大炮”的名号。

任志强还被冠以“黑心开发商”、“既得利益代言人”,在一次地产论坛上,他被一位“房奴”扔鞋。

另一方面,随着房价无休止地上涨,他的逆耳言论逐步在市场上得到应验。有人开始对他表示理解和支持。尤其是在他的微博开通后,有时一天要发百余条微博,包括吃饭、看书等日常生活琐事,目前粉丝已达1465万。他每次发言都会有粉丝出来响应。

有网友评论称,任志强会耐心地回答网友提问,范围也从买房扩大到人生,一副“知心大哥”模样。

有人问他,退休后说话是否顾忌更少,是否会更加“语出惊人”?他回答,“本无顾忌,但要有原则。傲慢与偏见中的任志强

据东方企业家作者李志刚报道,59岁的任志强留给公众的印象相当固定:多年保持不变的发型、宽脑门上紧锁眉头刻下的深纹、绷紧的腮帮子、几乎瞪出眼眶的眼珠。他似乎无时无刻都是这副严厉、咄咄逼人的模样。两年前曾采访过任志强的财经作家苏小和告诉我:“当时他在等我,假装在看书。开始爱理不理,后来很客气。”

在任志强的办公室里,我采访过他两次。隔着宽大的办公桌,他往后斜倚着靠在椅背上,脸上没有表情。当他想强调他想表达的意思时,眼睛会直直地瞪着你。

第一次采访了一个半小时,任志强总共有八次打断或反驳我的问题:“你的概念是错的”、“你这个问题太无知了”、“你们将问题想偏了”……第二次采访他,他依旧面无表情。我说:“任总,上次在这里采访过你,还记得吧?”他斜靠在椅子上,眼睛向上挑了挑说:“我知道你。”

阎阳生是任志强在38军的老战友,曾任全国工商联执委和《中国工商》杂志总编辑。他曾带一年轻女记者去任志强办公室采访。任志强面无表情,把女记者吓得直打哆嗦。阎阳生怪他把小姑娘吓成什么样了,任志强反而哈哈大笑起来,一笑那女孩更害怕。“任志强是一个很有气场的人”。

前华远集团副总裁、与任志强共事二十年的齐跃说,很多人不愿意去任志强的办公室,哪怕是跟他非常熟的人。在外面他还会说笑,一回到办公室那个环境,就变成了瞪着眼,没什么笑容、面无表情。

任志强曾专门写过一篇文章,解释自己为何在办公室总是绷着脸。“一到工作环境中,我脑海里就出现了很多跟工作有关的事情,自然而然就进入这个情景,面部表情就会相对严肃了。离开办公室后,我就放下这些东西了,也会笑。”

任志强是北京市西城区主管的国有企业华远集团总裁、华远地产董事长。从规模上讲,在全国房地产公司里,华远地产不算大。从个人财富上讲,任志强是替国有企业打工的,远谈不上房地产行业里赚钱最多的人。

但是,任志强针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宏观调控多次撰写万言书,以尖锐的言论著称,他是地产界抨击政策声音最响亮的人,也是地产界最具争议性的公众人物。

任志强对中国房地产政策研究有着非常的嗜好

2003年,他牵头与几家企业联合成立了研究机构,专门研究房地产的数据。“从房地产行业来说,我敢说,中国最系统的房地产数据研究机构是我们的。”

任志强表示。他的地产界朋友、生意伙伴、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以前与人PK,会发短信求助任志强,向他索要数据。

曾经多次和任志强一起参加论坛的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说:“任志强确实比很多专家比如易宪容、谢国忠等要强,那些专家没有数据支持,而任志强有。”任志强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顾问,住建部、地方政府也时常到任志强这里索要数据,咨询意见。任志强自称是在做“开启官智”的事,从对政府23号文件的质疑到参与18号文件的起草,他在中国房地产业的“国策顾问”这一条路上越走越深。

华远地产人力行政总监李春晖透露,任志强要求华远高管人员看《新闻联播》。任志强未必认为国家说的百分之百都是对的,但他认为《新闻联播》一定是国家最重要的一个新闻导向,它传递的是政府政策导向,你要了解它,你要知道政府现在在支持什么,它要做什么东西……

任志强对政治、政策的热情,也许与他本人的出身、经历有关,从上山插队到下海创业,他几次命运的巨大改变,都受到国家政策的影响。

1951年3月8日,任志强出生于一个典型的红色高干家庭。任志强的父亲叫任泉生,1918年7月生于山东省掖县,2007年8月在北京过世,当时新华网发了通稿。

据新华网介绍,任泉生1937年参加革命,曾是新四军干部,解放前担任过中原局税务局局长,解放后担任过商业部副部长;母亲在文革后期主管北京副食、烟酒等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任志强初中就读于北京35中学,这是当时干部子弟比较集中的中学。据他的同学赵晓航回忆,任志强当时的家位于西城区平房区,是一个独立院子,红漆大门,车能开进去。平房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但里面装修是西式的,铺着木地板,安有暖气。

任志强说,他家当年的生活其实相当困窘。小时候去照全家福,身上经常是破衣服、露脚趾的鞋。平时就用哥哥姐姐的衣服接接袖子裤腿,打上补丁继续穿。

他说当时整个国家都在挨饿,没有一个家庭不挨饿,只是程度不同。他每顿都吃不饱,早晨稀粥加一片窝头片,中午是红薯面的窝窝头。

回忆起母亲,任志强的表情柔和了一些,语气平缓

“我的母亲是一位马列主义老太太。”他身体前倾靠在桌子,右手肘支在桌面上,右手握着拳头抵着头。时不时陷入深思中。他对母亲最深刻的印象是,当红卫兵冲到家里来时,母亲手握着刀拦在门口,保护背后的儿女。他还记得当时缺粮,家里一碗饭要用筷子分成两半,每人半碗。任志强用右手食指比作筷子,斜着虚划了一道线:“我母亲下筷子是斜着划的,这样表面上看是两半,实际上我的一半饭量比她多。”

我问任志强是否从小缺少母爱,任志强矢口否认这一点:“我没有说,是潘石屹说的。我的父母他们平常为了工作把我们放在保姆家里,小时候住校,放在阿姨家里。潘石屹就说我缺少母爱,这是两回事。我认为这恰恰是一种爱。他们爱更多的人。”

但我找出了去年10月11日采访任志强的录音,任志强是这样说的:“我很悲哀,我从小没有父爱母爱,都是别人在带我。潘石屹认为交警卫员带是自豪的事,我觉得是悲哀,没有母爱,父母在战场上,只能交给警卫。从我的角度,我最需要的是母爱,从小部队今天走到这,明天走到那,跟着走。刚开始解放,到处跟着跑。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他的角度当然羡慕我。1988年,我家惨得很,那些破东西扣了我父母好几年工资,我宁愿扔了再买,但就是不行,很多年轻人就是不了解这些事。”

文化大革命和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冲击了这个家庭,全家人天南地北各居一方。

任志强母亲战争年代就有很严重的关节炎,在文革时期去了辽宁盘锦干校种水稻,住棚子,站在冷水中插秧,这加重了她的关节炎。这样,家也散了,任志强和他的兄弟姐妹都是独立或半独立生活状态。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被卷入了时代的洪流,他与同学们一起抄过“成分不好”的人家,押送过人回原籍。“我们就认为毛主席说的都是对的,我们就该去做。”他说,“我们从小就受这样的教育,包括大炼钢铁,在学校都是大炼钢铁。现在看来是胡闹,但当时也会去做这种事。那时候我们到处捡钉子,捡破铜烂铁。那时候学生的一片热情就是要解放全世界,不让大家受穷。所以毛主席说打到哪我们就打到哪,包括毛主席说让我们下乡。当时这是普遍意识。”对于命运巨变,任志强的父母和他本人,都认为天生该如此

1968年末,任志强作为知青去了“革命圣地”延安。他曾在博文里写道“他们(父母)并不知道将子女送出家门后的未来,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命运如何,但他们知道只要党中央、毛主席发出了指令,他们就一定会奋不顾身地冲锋在前,这已成为一种深刻在头脑中、融入血液里的信念和习惯。”

去延安的基本是17岁左右的学生。最小的是14岁的毕京京。毕京京记得,从北京出发总共花费五天才抵达插队的郭庄。当地支书说,延安这地头是革命圣地,旱涝保收,如果旱了就沟里收,如果涝了就坡上收,就是靠天吃饭。当时当地亩产也就四十斤左右。一个大队的全部财产就是一个碾子、一辆价值80块钱的驴车、几头牛、几十只羊。延安1971年的GDP仅仅相当于1946年的GDP。

今年5月6日,我去了延安市宝塔区郭庄村,离延安城区约40公里,现在已全是水泥公路,坐车一小时就到了。我找到了任志强曾居住的窑洞。在长着荒草的低矮山坡上,有两个破败的窑洞。约2米高,上面是白纸糊的窗子,下面是一米多高的木板门,个高的人进去需要低着头。我把照片拿给任志强看,他说,这是后来翻修过的。当时的窑洞比这还破。

在郭庄,知青需要学做农活,什么都干,种小麦、小米、荞麦、玉米、红薯等,第一年每个人只分得七斤小麦。在同去的知青眼里,这些年任志强变化不大,他当时就很直爽、很实在,干活从不投机取巧,像个小老虎似的。一次割麦子的时候,镰刀把任志强的脚给划了。有的农妇就叫了起来:“哎呀,流血了。”任志强拿起一把土抹在伤口上,连说:“没事、没事。”“他特别粗犷,当地人都说他是一个干农活的好把式。”毕京京说。

当地没有水,喝的是黄泥汤子,搁到缸里用白矾沉淀。几天时间就需要洗一次缸,要不然沙土就积了半缸。盛水的时候不能搅动,一搅沙子都起来了。“经常缸里出蛤蟆,很正常的。”任志强说。如同他的父母一样,他认为吃苦理所当然。

1969年8月,任志强离开郭庄,成为“万岁军”38军的一名士兵。他争强好胜的一面在军队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次挖坑道回来,大家聚在一起和老乡抽烟,找不着火柴。任志强从土炉子里拿出一块暗红色的炭,给大家点烟。一块炭在任志强的大手里烧得嘶啦啦地响,一股子烧焦的肉皮味冒了出来。大家全都愣神了,任志强催促道,赶快点,就这么拿着炭给被吓得够呛的战友点了一圈烟。他还特别得意地看了看大家。

任志强决不肯以软弱的姿态活在世上

在部队时,他当过工兵班长,经常钻地道搞爆破,很容易受伤,他对他姐姐讲,如果他受伤了,能救就救,如果救出来没用了,干脆把他拧死算了。后来他哥哥出车祸,包机从海南送到北京,任志强在飞机上下了决心,如果哥哥不行了,就掐断氧气不让他受罪做植物人。任志强的强悍可见一斑。

任志强遇到很难解决的问题时,就是一个人憋在屋里,双眉紧锁,不说话,也不找人倾诉,一个人死扛。每次遇到难解的大事,任志强一着急就高烧不退住医院,一住一个星期。和任志强共事的二十年,齐跃见他住过三四次医院。

1985年,任志强曾入狱一年多。就在监狱里,他也处处争老大,干什么活他都要比别人强。监狱里不能抽烟,去了检察院办公室,任志强二话不说上来就抢人家烟抽,弄得连法院、检察院的人都觉得他特别拧巴。

而他的争强好胜,特别表现在抬杠上。一般人见面都会问好,最近怎么样?但是,你见任志强都不能用这种温柔的话问,一说他会觉得没意思,怎么这么没劲。有一次潘石屹见任志强问:最近和别人吵架了吗?任志强想了想说:还没吵。潘再说:吵架就是你的生活方式,不吵架,你这日子跟没过似的,难受。潘石屹说,任志强和人吵架后反而挺高兴。任志强最激烈的一次吵架就是几年前和时任建设部部长汪光焘,吵完架以后,两个人都高兴得不得了。任志强下来后说:这回终于把老汪给骂了。汪光焘出去后跟人说:这回把他们叫过来臭骂了一顿。两个人都挺高兴。

战友阎阳生说,任志强其实很聪明,会搞关系,当年他会打桥牌,并因此和连长套近乎,连长被他忽悠得团团转。“现在别人只看到了他桀骜不驯的一面,他和北京市、住建部的领导意见不一致,或观点不一样的时候就顶撞。实际上他还是很有分寸的。他知道自己反正不犯大忌,争论的时候,他其实从纯技术的角度来谈的,即使对方生气了,事后也会琢磨他说的是不是对的。”

1993年,潘石屹是北京万通公司总经理,在北京东边办公,华远办公室在北京西边,潘石屹和任志强首次合作,双方成立了一家子公司,潘石屹那方占95%,任志强这边只占5%.一天,潘石屹接到任志强的电话,要他过去商量事情。任志强指责他侵占小股东利益。原来,潘石屹用这家子公司的名义买了一辆小车,再用子公司的名义把车租给母公司,并按市场价格付租金了。

任志强说他侵占小股东权益,找来一大堆证件、发票等,最后一计算,潘石屹确实占了任志强两三毛钱的便宜,潘石屹急了:“任总,你打电话叫我来,折腾了一下午,我从东边跑过来,汽油费都不止两三毛钱呢。”

“他一辈子都在跟人抬杠”,齐跃说,“北京人讲抬杠长知识。他今天跟你抬杠,比如说没抬过你或者说谁也没说服谁,他会马上回家找书,看一夜,看明白了,第二天接着跟你抬,一定要把你抬服了为止。抬着抬着,他被逼成了专家”。

“而且他今天跟你抬这个论点,他没说清楚,他下回抬的时候,你跟他说,上回你不是这么说的。他不会承认原来错,只说不过是没表达清楚。他把上回的论点给你拧回来,这回把你抬得服服帖帖的。”

遇到他抬杠输了,任志强也不会直接称赞对方,他认输的表达方式,举例来说,若他遇上下属说得对的情况,他就从车的后备箱里拿出一个挂历:“哎,这个挂历特好,送给你。”任志强像一条喷火的暴龙,四处点燃战火

傲慢的姿态、刺耳的言辞、拧巴的沟通等等,让他饱受诟病。他曾在论坛上回答一位年轻人的提问:你劳动生产力不行,所以不能在北京买房子;你应该被淘汰到二线城市去,二线不行就三线城市,再不行,回农村,还有宅基地。他曾经呵斥热衷打拖拉机的下属:“你们真是纯农民,就会开拖拉机!”

任志强自称是“血色浪漫的一代”,他身上打下了五十年代的深刻烙印。潘石屹认为:“文革前后培养出来的50年代、60年代这一批人,还是有革命精神的。像吃苦、理想主义、为别人着想,这些东西我觉得都是革命情怀带出来好的一方面。我了解的任志强,就很聪明、勤奋和正直。”

对于任志强让公众印象比较深刻的诸如傲慢、生硬和拧巴等特征。潘石屹给出了时代的答案:“这同样是因为他成长在那个革命、斗争的年代。这个年代让人变得粗糙,语言粗糙,行为粗糙,只有这样才能在那个年代活下去。原来是细皮嫩肉,表达方式都是比较委婉的、温柔的,现在为了生存下去,就得把人锻炼得皮厚一点。多少精致的(人)死在了那个年代,疯在了那个年代。”

任志强不讲究吃穿等生活品质。他的平头很多年都是他的副总齐跃给理的,齐跃插队的时候练出了理发的技术。齐跃说,在食堂吃饭,很多人都会挑剔,说不好吃,但是任志强没这个话,给什么吃什么,并且永远吃光,从来不剩。任志强一次请潘石屹在高档餐厅吃鲍鱼,任志强没用勺子或叉子,直接端起盘子将鲍鱼倒进嘴里。潘石屹当时惊住了,觉得这真是一个革命战士。

“你说让他客客气气地很礼貌,他就从来不会,另外他觉得这些东西无聊。从他的价值观来说,这些东西是不对的。”潘石屹说。

当我问任志强批评潘石屹的时候,是否会考虑对方的自尊时,他有点愤怒地呵斥:“你们这些社会上的人太浅薄了,简直是以小心之心度君子之腹。朋友之间还会考虑这些吗?”

当年和任志强一起劳动的延安郭庄村村民郭志爱告诉记者,在延安当知青的时候,知青们与当地人吵架,任志强在旁边劝知青:“我们是从城里来的,读过书,不要和农民计较。”虽然他的心是好的,但是他的话里泾渭分明的身份划分,带着红二代与生俱来的优越感。他的优越感,是造就他骄傲性子的部分原因。

一方面,他的优越感让他以傲慢强者的姿态示人;另一方面,任志强嗜好看武侠,几乎所有能找到的武侠小说他都看过,连东一句西一句、下文不接上文的武侠小说都看。齐跃说:“可能他内心里是有点大侠情结的。”李春晖也证实,在华远图书馆里,有很多任志强捐赠的武侠小说。

优越感和大侠情结,让任志强喜欢锄强扶弱

对于任志强言辞犀利、姿态咄咄逼人的形象,齐跃认为,任志强的傲只是表面现象,“其实他对人挺好的,第一,他不害人,第二就是朋友有了难处,他能帮的,一般都会帮。他是做事的情商高,说话的情商不高。”

和任志强一起到延安插队时的知青、现国防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主任毕京京少将告诉我,当时在郭庄插队时,他年纪小,经常不干活,坐在家里看任志强做饭。当时村里百姓都吃糠做的窝窝头,吃不饱饭。看到小孩子扒在门口眼巴巴地看知青做饭,任志强会说“来,来,来”,把孩子叫进房子,赶快用碗盛上自己做的小米粥、玉米渣子粥给他们吃,还会往他们兜里塞土豆。

大约四五年前,任志强与潘石屹见一位大官,领导想拿宏观调控收拾这些地产商,先批评潘石屹。任志强就跳出来一句句地把话顶回去了。“他这个人平时可以欺负我,可是别人要欺负我的时候他帮助我。”潘石屹说。

西单附近不少物业属华远地盘,早些年,西单有一卖冰棍饮料摊的兄弟三人比较强悍,无人敢惹。有次任志强和兄弟三人发生矛盾,任志强急了,一拳打过去,他当过工兵,拳力特别大,将对方打退了好几步,后面那几筐汽水跟着全倒了。

但是,一九九几年的时候,华远负责西城区的拆迁改造工作,有位老太太,见任志强来了,一巴掌对着任志强的脸打了过去,后者的眼镜都被打飞了,接着又揪志强的头发,任志强没还手。事后他的老战友阎阳生看到任志强的头发都被揪掉了一小块,任志强说很痛,但就硬挺着。对方是老太太,他只能忍着。

李春晖与华远同事在美国进修时,任志强去看望她们。李春晖因身体不适提前回了宿舍,躺在床上。后来她起身准备出去吃饭时,发现桌子上放着一碗面。别人告诉她,任志强吃饭之前,先点了一碗面送到她宿舍。就这一碗面,让在异国他乡的李春晖一下子热泪盈眶:“如果在国内,未必有这么深刻的感受。但是在异国,就觉得很温暖,他是粗中有细的人。”

凤凰卫视执行台长刘春曾想和任志强“刺刀见红”,但今年五月在潘石屹夫妇组织的聚会上,刘春第一次接触到任志强,觉得对方是个不错的人,绝顶聪明,童心未泯。大家拿他逗闷子,开玩笑。“他是个很好玩的人,像老顽童,我行我素,不会考虑外面的反应,有他自己的看法。”

聚会时任志强拼命发微博一直没抬头,张欣的孩子问他妈妈:“妈妈,那个叫任志强的为什么傲慢得一直没抬头?”在微博上任志强很长时间只关注潘石屹,那天聚会,潘“强迫”他关注了其他人。

通常让人以为傲慢生硬的任志强,却出人意料地在互联网上极其愿意跟普通网友沟通,目前粉丝已经过1465万。迥异于其他名人,任志强的沟通甚至到了有话必回的知心大哥境界,以至于现在很多年轻人会问他跟房地产完全无关的考试、找工作等人生问题,有人开玩笑说,任志强已经胜利取代李开复,成为新浪微博的头号知心大哥。

年届花甲的任志强还经常童心显现,微博聚会局上,潘石屹调侃他应该把一块心形巧克力献给粉丝“蝴蝶小艺”,因为任志强和素不相识的她交流很密切。或许,这也能解释朋友所谓任志强的另一面。潘石屹也认为,因为微博这种互动式沟通,或许也能部分改变任志强。

潘石屹和李春晖都提到,唯一能改变任志强的人只有他女儿。我采访任志强时最后谈到他女儿,他难得地露出笑容,嘴巴甚至微张成O形。我问他:你一个月才见你女儿一两次,你不想她吗?

任志强说:“我有我想女儿的方式,比如说我桌子上摆了很多我女儿的东西,我办公室的墙上挂着我女儿写的字,这都是一种思念。”说着,他开始围着他的半弧形的办公桌扭来扭去,女儿的照片、女儿用过的东西……突然,他看到了桌子上的招财猫(玩具),他一把抓住招财猫,眯着眼睛,咧着嘴笑着说:“呵呵,我女儿的招财猫!”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蜀icp备05000001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