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讨千元工资办“9个证”抬高讨薪门槛

   日期:2013-02-04     浏览:155    评论:0    
核心提示:讨千元工资办“9个证”抬高讨薪门槛---讨千元工资,需办9个证;4次找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却来一句“4次还嫌急,还有20多次的呢”……这是沈阳几位农民工的讨薪遭遇。减少人为设障,多为维权铺路,才能粘合信任,让讨薪褪去“悲怆”的灰暗色调,让尊严皱痕被抚平。

  讨千元工资,需办9个证;4次找反映情况,工作人员却来一句“4次还嫌急,还有20多次的呢”……这是沈阳几位农民工的讨薪遭遇。尽管中央三令五申不准拖欠农民工工资,可有些被欠薪者仍频繁遭遇“弹簧门”。

  集结在“讨薪难题”上的血与泪,俨然是世态的剪影。讨薪需办9种证,是讨薪难的又一个注脚。农民工讨薪,提供工资被拖欠的证据,或有必要;但要办9个证,委实太过繁琐。

  有些农民工文化程度偏低,“劳动合同”“考勤卡”等,完全隔绝于他们艰涩的劳动语境;许多农民工的用人单位不规范,用人不签合同,解雇不依凭据……所以说,将办9种证作为立案前提,将举证责任推到农民工身上,实则铺就了讨薪路障。

  近年来,针对讨薪难的制度设计、政策补全,确在完善。“恶意欠薪罪”着地,清欠风暴频频刮起,对欠薪现象有所震慑。但它弱化了讨薪难的振幅,却难以给其画句号。从讨薪总跟“眼球效应”联袂呈现,不难看出“讨薪困境”仍是农民工的生存境遇写照。

  将矛头指向执行疲软,或是反思“讨薪难”时的惯性归因思路。申诉手续太折腾,流程漫长,完全可删繁就简,延伸服务链条。但也应看到,劳动监管流程与用工现状存在脱节。当农民工盲流化生存,游离于“合同制”之外,其权益也就处于裸露岩层。如何填补这块“保障真空”,对用工者加强约束,尤为重要。

  “需办9个证”,抬高了维权门槛,也隔断“打捞沉没的声音”的路径。减少人为设障,多为维权铺路,才能粘合信任,让讨薪褪去“悲怆”的灰暗色调,让尊严皱痕被抚平。佘宗明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