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恒顺集团与恒顺醋业共同成立了江苏恒顺置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房地产领域。由此也拉开了集团占用上司公司资金的序幕。
在上市之初,恒顺集团与恒顺醋业之间的资金往来还较为规范。根据恒顺醋业财报披露,2001年恒顺集团月均占用公司资金1.18亿元,恒顺醋业以月息4.65‰ 收取资金占用费。
但到了2002年,虽然恒顺集团占用公司及子公司资金月平均余额为1.06亿元,但公司并未收取资金占用费。
从2003年1月开始,恒顺醋业及其子公司陆续通过集团承兑汇票及商业承兑汇票等形式,借给恒顺集团贴现,贴现后恒顺集团又以委托贷款等方式返还给公司房地产子公司使用。截止,2004年末恒顺集团与恒顺醋业资金往来达4.87亿元。
2005年江苏证监局对恒顺集团占用上市公司情况发出警告函,查出恒顺集团实际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达2.83亿元。
在2007年清欠了与恒顺集团的资金往来问题后,恒顺醋业承诺,2007年9月后不再与大股东发生资金往来。
此后几年,虽未完全杜绝与大股东恒顺集团的资金往来,但数额大幅减少,每年仅为2000万元左右。
但到了2011年,围绕二者之间的股权交易再起波澜。
2011年,受地产调控影响,恒顺醋业的房地产业务营收大幅下滑53%,为了避免陷入亏损泥潭,恒顺醋业将旗下的镇江晨曦房产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镇江晨曦)100%股权转让给了恒顺集团。依靠2900万元转让收益和政府补贴勉强实现盈利。
但恒顺醋业对此并未做及时披露,直到2012年4月才对外公告。
隐瞒这一交易则为镇江晨曦占用恒顺醋业资金提供了便利。
2011年年底,镇江晨曦与恒顺醋业存在非经营性往来13909.76万元。与此同时,恒顺集团旗下另外一家名为江苏恒顺杰源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下称恒顺杰源)的企业则占用上市公司资金932.03万元。
让人感到疑惑的是,恒顺醋业在2010年12月28日曾与恒顺杰源签订合同,购买其位于南京汉中门大街151号的一处房产,约定2011年12月31日前交房。但过了还不到一年时间,2011年9月30日,恒顺杰源又回购了该房产。
在此期间,该处房产的价格并未发生变动同为1232.025万元。
今年5月7日,由于房地产业务存在非经营性往来,外加转让房地产子公司没有及时披露,恒顺醋业再次被江苏监管局出具了警示函。
圈钱背后
虽然恒顺醋业2012年底做出了剥离地产的举措,将旗下主要的地产公司进行了分立,但“脱房”并不彻底。
恒顺醋业的短期负债并未因此减少,2013年第一季度短期借款依然高达13.06亿元,仅比2012年末的13.35亿元减少3000万元。同期的财务费用仍高达2708.53万元。
由于恒顺醋业并未披露具体的房产项目分割,交易是否公允投资者也无从得知。根据恒顺醋业财报,其2012年度总资产27.29亿元比33.20亿元减少了近5亿元,但同期的银行短期借款反而由12.49亿元上升到13.35亿元。
鉴于恒顺醋业的银行借款大多为房地产项目,因此在资产大幅减少银行短期借款不减反升的情况下,不得不怀疑这次剥离地产的交易肥了集团而亏了上市公司。
在做出剥离地产业务的姿态后,恒顺醋业适时地启动了再融资。
但对于这三个募资项目,有分析人士指出,更大的可能在于缓解资金压力。
以3.8亿元的10万吨高端醋产品灌装生产线建设项目为例,项目预留的流动资金达1.09亿元,占比28.74%。对比加加食品新建的郑州3万吨食醋项目,总投资为 9850 万元,流动资金仅为800 万元,占比8.12%。
值得注意的是,恒顺醋业募集资金的第二用途则是“品牌建设项目”,该项目总投资2亿元,计划使用募集资金1.6亿元,用于“媒介传播、品牌推广和渠道建设等”。按项目实施周期四年推算,如此大手笔的品牌推广费用比上年增长近10倍。根据恒顺醋业财报,2012年度广告费用仅为382.5万元,2011年度也仅为745.9万元。
此外的1.9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则完全是为了降低财务费用。据21世纪网了解,恒顺醋业2012年度1.37亿元的财务费用则远远高于同类企业。和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相对比,加加食品2012年度财务费用为-2471.96万元;海天酱油2011年底的财务费用为-695.31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