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添堵?作秀?(四)

   日期:2013-04-24     浏览:111    评论:0    
核心提示:一些道德模范受到来自更高道德高地的俯视。如果把各种声音凑到一起,我们很容易有莫衷一是的困惑于是,环球时报已有此感慨。莫衷

“一些道德模范受到来自更高‘道德高地’的俯视。如果把各种声音凑到一起,我们很容易有莫衷一是的困惑”于是,环球时报已有此感慨。

“莫衷一是”,应该是实话。虽然允许喻国明将“最美新娘”陈莹和“嘶哑主播”邱启明定义为“作秀”,但胡锡进总编前天晚上却曾经在微博上为同行出言辩护:“我认为所有在雅安一线的新闻记者都值得尊敬。看到微博上有嘲笑记者‘不专业’、甚至有针对具体女记者的不恭言论,感觉很不舒服。这种坐在电脑前指点江山的人,应当自重。从没有参加过大型混乱场景报道的人,根本不知道一线记者的艰难。如今做记者很难,官方不配合,‘公知’又乱骂。自以为是者太多。”

所以,尽管昨天还用社评《中国是“救灾共同体”乃不幸中之幸》表达欣慰,今天环球时报就已经转而呼吁《外围莫分散了救灾现场的注意力》了:“本该官方、民间齐心协力抗击震灾的时候,挑起官民救灾力量‘对立’的声音又习惯性地出现了。其实到地震现场看一看,这样的‘对立’哪里存在?它只存在于一些人的心里。”

被这份人民日报子报叹息的现象包括:“官方呼吁民间组织不要继续进入灾区,这是出于灾区道路堵塞和生活资源紧张的被迫决定。在救灾专业化发达的社会里,这甚至用不着反复提醒。但在‘公民社会’受到刻意突出的中国现阶段,“公民”在官方组织之外进入灾区对一些人有着特殊吸引力。雅安街头采血点的义务献血者排出长队,前往震区的各路救援者和媒体人等也排起长队。一些人能细致地分辨出这两个长队之间的不同,并迅速发动激烈论辩。人还没救出来呢,就急着分辨谁的救人动机‘更真心’,‘谁是表演’,这不能不说是这次抗灾画卷中令人尴尬的一角。”

社评末尾,环球时报再一次进入“公知”“五毛”之间最常见的视角之争:“回头一对比,哪怕和不久前的过去对比,中国往前走而不是向后行的方向一清二楚。好批评者争辩说:进步还值得骄傲吗,全世界哪儿不在进步?这种话中国的领导者应当成鞭策来听。但在民间,如果想对这种人反唇相讥,甚至扔过去几句更重的话,也完全有其道理。”

其实,也不用鼓励对“好批评者”反唇相讥,在度过了最开始的集体震惊后,分崩离析比“黄金72小时”大限来得还快。最新例证是,当苹果宣布向中国捐款5000万后,那些从没忘记“8点20分发”典故的微博用户,开始嘲笑央视定将“难堪”,并指责中石化等国企在捐款榜上失踪;当@司马平邦打抱不平说“中石化的救援队一直在前线救人”时,@网易微博180度却又展示了另一番吐槽:“国人的内心太难捉摸了,也太难讨好了。我看到苹果捐5000万的评论里,好多人在说,金钱不是衡量爱心的标准……好想问问,那什么才是?转发吗?”

你有爱心,我比你更有爱心;你犯了错,他比你犯的错更大……虽然可能都是赞扬爱心或者批评过错,但貌合神离已是昭然若揭。比如,当@今晚报展示那些地震谣言——从“没有户口本就不给发物资”,到“直升机不救援”、“央企没捐款”,并怒斥“没有公信力不是你传谣的理由”之时,南方都市报总还是要强调《“谣言成次生灾害”的批评视角应有所调整》。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