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国红
在接近315的这几天中,笔者观察到,用户对宽带服务颇有啧言:接入网速低、网络欠稳定、故障频繁、条款不公平、维修难及时、报停难……总之,一句话,用宽带尚难舒心。
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2012年消费投诉情况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中消协介绍,2012年互联网类投诉略有上升,共21037件,同比增长1.9%,其中网络接入投诉高达16708件。互联网电信类投诉的问题比较集中,运营商有线宽带服务成为去年投诉热点之一。
上述现象在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用户那里是一定程度存在的。但透过表象看深层次问题,笔者认为,至少有三个差距导致了当前国内宽带服务的种种不如人意。
从国家层面看,中国要尽快赶上西方发达国家宽带建设发展水平。宽带作为信息社会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国家未来战略地位的影响,与GDP增速的正比例关系等早已在全球形成共识。目前全世界已有十多个国家出台了国家级宽带战略,但中国宽带战略仍在难产之中,相关细则也尚处酝酿之中。日前,一位国内信息化工作推进的元老级专家表示,我国ICT产业现在是处在又一个新高度上了,但宽带除外。这无疑是切中肯綮的。我们应该还记得:中国的网速在美国一个机构的评比中,列为全球第94名,仅为韩国平均网速的1/9。形势逼人,惟有加速度。
从地域层面看,宽带建设东西存差距。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中经济实力不一致,使得宽带发展也参差不齐。据国内第三方测速机构蓝汛公司发布的报告显示,2012年第四季度全国平均网速持续上升达到2.59Mb/s,全国93.54%的地区网速超过2Mb/s,接近10%的地区网速超过3 Mb/s。上海平均网速超过4 Mb/s,继续蝉联榜首。福建省和浙江省紧随其后,平均网速分别为3.17 Mb/s,3.07 Mb/s;而网速均值最低点仍出现在新疆,仅为1 .74 Mb/s。我们还要注意,上海拟于4月试点商用TD-LTE网,预计届时网速达到上行50兆/秒、下行100兆/秒的速度。那时,东方之都上海跟地处西域的新疆之间,网速差距会更加迅速拉大。
从城乡层面看,数字鸿沟是在变大,而不是相反。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超过一半的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仍然突出,近年来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大幅扩大。正如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移动总经理郑杰所提出的那样——农村宽带建设成本高、投资回收期长,普及率较低,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农村地区有线宽带市场供给相对不足,价格高于城市地区,但农民收入相对较低,形成价格“剪刀差”;二是农村地区无线宽带网络覆盖不足,比如目前3G网络在农村的覆盖远远落后于城市。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就必须将作为“信息高速公路”的宽带延伸到乡村。
宽带建设是个系统工程,在主管部门牵头统筹推进,地方政府高度重视,相关方紧密合作下,相信明年此时,产业风景会好些,用户抱怨会少些或更少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