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好心只能对好心

   日期:2020-03-04     浏览:58    评论:0    
核心提示:25岁的武汉小伙吴悠,从武汉封城的第三天开始就骑着电动车义务送药、送口罩、接送病人。他和其他“骑手”一道收集市民的求助信息,为市民送上急需的口罩、药品等。一个月时间里,他免费为600户家庭运送了大量药
 

25岁的武汉小伙吴悠,从武汉封城的第三天开始就骑着电动车义务送药、送口罩、接送病人。他和其他“骑手”一道收集市民的求助信息,为市民送上急需的口罩、药品等。一个月时间里,他免费为600户家庭运送了大量药品物资。但是,就在送药满一个月的时候,他竟然接到警方通知,说有人举报他“卖药赚差价”。警方经过调查之后,证明小吴并没有犯罪行为,还了小吴一个清白,但这件事却让许多网友感到如鲠在喉,十分不舒服。

在这场疫情中,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但也看到了某些丑恶的心灵。有人冒着被感染的风险,不图回报组织自救、互助,也有人利用疫情牟取不正当利益。吴悠的遭遇并非孤例,早前,湖北洪湖一家药店想办法以0.6元的价格进了一批口罩,以1元一个的平价出售,同样遭到了举报,还被相关部门处以高额罚款。在舆论监督之下,当地最终纠正了错误执法行为,但事件的发生依然令人寒心。

当吴悠把自己过去积攒的口罩免费送出去之后,他要继续这份善行,继续帮助更多市民,就必须付出相应的成本购买物资。一开始,吴悠基本都是“赠送物资”,为此先后垫付了1万元左右,之后才慢慢对一些高价药按原价收费,其运送服务依然免费。在这个过程里,他收取的购药费用一直低于市场价,收到的钱也都用来购买下一批药品,压根儿不存在举报人说的“赚差价”行为。

退一万步,假如吴悠在送药、送口罩的过程中,真的赚取了一部分差价,难道他就应该被处罚吗?其实也不尽然。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境界,更不是所有人都有不计成本持续为他人、社会付出的资本。谁都有一家老小,谁都需要生活与生存。不是只有毁家纾难的故事,才能让我们获得感动。在疫情之中,只要能够出力为他人提供帮助,都是好样的。

我们都知道,要善待医护人员,提高一线医护人员的待遇。那我们为何不能接受有人在为他人提供物资递送服务时,收取合理的“差价”?我们歌颂不论生死,不计报酬的勇敢与无私,但也应该允许有人在为他人提供服务、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获得一定的利益与保障。这既是激励,也是确保善行义举能够持续的关键。火神山医院建成之后,部分志愿者不要工资,但领取工资的工人同样值得尊敬。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夜以继日地高强度劳动,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理所应当。

吴悠和他的同伴们出钱出力,帮助很多市民解了燃眉之急,发挥了很好的作用,这样的人应该得到的是赞赏与鼓励。在抗疫之路上,像吴悠这样抱着一腔热情积极参与互助的志愿者还有很多,他们的行为可能不够规范、存在瑕疵,但不管是公众还是有关部门,都应该给予一定的理解,为这些善行留下一定的空间,用包容和善意来回馈这份善良。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