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低CPI下防通缩考虑民生痛感

   日期:2015-01-19     浏览:93    评论:0    
核心提示:低CPI下防通缩也要考虑民生痛感---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全国31个省(区、市)的11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显示,多地11月CPI涨幅创出新低,8个地区CPI涨幅跌破1%,逼近零增长。(中新网12月18日)

  就实际民生支出情况来看,这样的低CPI统计数据,与国人实际感知或承受的民生痛感不相符。比如,作为民生支出的很大一块,甚至有时候是很多人和家庭要为之背负一辈子负担的商品房价格,却并未有效地出现在CPI统计之列。虽然说2014年我国房地产市场总体不景气,商品房价总体处于下行通道,量价齐跌,有的地方甚至还有看得见幅度的下降,但客观而言,目前的房价仍然不低,群众的普遍感受仍是较难承受。而且在国民收入普遍没有很好提升的情况下,如果为了防通缩而不有效考虑民生,使得一些刺激措施过大,民生价格痛感将会进一步凸显,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品和生活质量的稳步提升。

  还有,即便是纳入CPI统计范围的居民日常消费品,由于统计的品种繁多,多数低涨幅(或降价)、并不很常用的商品,稀释了居民常用的少数高涨幅的商品,拉低了CPI。但这些低涨幅或降价商品带来的实惠,却远远抵消不了少数群众常用的日用品涨价带来的经济支出压力。

  因此,有必要提醒有关方面在分析CPI数据并出台应对策略时,应该在总体分析、单项细致评估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单项物价制定切实可行的调控方法和手段。只有这样,才会既防止通缩,又让CPI统计数据好看,而且民生感受也会更好。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