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网络成瘾向成年人蔓延让你在亲近中疏离

   日期:2014-05-07     浏览:105    评论:0    
核心提示:如今,在大街小巷、地铁公交,在饭桌前甚至在床上,满眼尽是“低头族”,他们沉浸在微信的世界里忘乎所以,被冠名为“微信控”。 “微信控”的产生,正成为最新、最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他们整个人

  如今,在大街小巷、地铁公交,在饭桌前甚至在床上,满眼尽是“低头族”,他们沉浸在微信的世界里忘乎所以,被冠名为“微信控”。

  “微信控”的产生,正成为最新、最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和心理现象——他们整个人被手机“俘虏”了,吃饭时捧着,坐车时拿着,如厕不离手……微信似乎构成了整个生活,一切的交际与消遣都可以在微信上实现和达成,手机上的消遣和“聚会”几乎占据了所有闲暇时间。日复一日地“晒”和“刷”,仅仅是社交方式的转变吗?“狂刷”与“滥晒”的出现,背后是怎样的心理诉求?

  不管是亲戚吃饭还是朋友聚会,常常看到这样的画面:几个人围坐在一张桌子旁,但彼此之间很久都不说话,只自顾自低着头摆弄手机,不停地微信,语音,自拍,刷屏,心不在焉!

  微信除了让交往更方便外,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

  1   

  关注与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广东省人民医院心理精神科副主任医师姜美俊博士认为,微信之所以流行,一方面打破了传统的交流方式,如见面、电话等,使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便捷了;其次是使用面更广,信息的交流和反馈更及时,而且由于是免费的,容易受到各类人群的欢迎。

  微信是科技催生的新的社交方式,除了让交往更方便之外,其他功能设置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满足了人们深层次的心理需求——关注与被关注。现代中国社会,邻里之间即使住对门都未必认识,实际距离很近但心理距离却非常远。这往往让人失去了认同感。而微信却恰恰弥补了这个不足,满足了都市人现在人际交往缺乏的问题,一刷新朋友圈,认识的、熟悉的人在上面发着各种生活日常,给别人点“赞”和接受到别人的回复,就跟平常碰面打个招呼、简单聊两句一样,满足了人们渴望被认同的需要。微信的各种群和朋友圈又提供了一种能够增加认识的人之间的社交往来,甚至给不熟悉的人相互接纳和认同的平台,在网络上营造了一种人际关系的氛围。

  2

  “狂刷”源于逃避孤独

  人们在点赞和评论的过程中,与朋友产生互动,让自己与朋友更加贴近,以驱散自身的孤独感。

  不过,任何事物都应注意有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问题就会产生。就拿微信来说,当“狂刷”与“滥晒”出现的时候,微信控也就随之产生。人们天生有被关注和被认同的需要,是一种自我价值的肯定和成就感。即便是普通人,都有“被关注”的需要,他们的表现欲甚至是出名的欲望,都因为微信这个平等的平台而获得了满足。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武汉大学现代心理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韦志中表示,“狂刷”源于人们的空虚和渴望交流。人类是社会性动物,总是害怕孤独,但现代社会造成的隔阂,减少了人们之间的交流,忙碌的生活让人“孤独”的时间越来越多。当微信或其他网络社交软件营造了一个活跃而熟悉的群体时,“孤独”会促使人一遍一遍地刷,就是想看看微信里朋友圈里的“朋友们”在干什么,将自己置身于微信的环境中,并且在点赞和评论的过程中,与朋友产生互动和链接,让自己与朋友和熟人更加贴近,以驱散自身的孤独感。

  “我们看的不是微信,是避免寂寞”,有人这样说。“我无聊的时候就看微信,这样可以很好地打发时间”,有人那样说。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