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发表评论02013年01月04日11:38 来源:和讯科技 作者:殷雨婷
导语:2012年,电商的发展可谓热闹非凡,当前的电商市场,俨然已是群雄逐鹿,五虎争斗的格局。天猫稳扎稳打,逐步夺取市场份额;京东捆绑了VC,对服务、物流等等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腾讯投入10亿美元打造“B2C+优质商户开放平台”;苏宁易购在8月份就让刘强东此后噤若寒蝉;传统零售面对电商大军何去何从;垂直电商失去了资金的救命稻草将如何发展……
电商的经历可谓经历了大浪淘沙,经历了一年的洗涤动荡,商家经历了生生死死,成成败败。待黄沙淘尽,如真金一般发展规律也逐渐显现出来。
盘点
电商发展回归理性
到了年底,“理性”这个词的曝光率颇高。用在电商上,似乎包含了两层意思:一是电商之间的竞争日趋理性,一是电商自身的发展回归了理性。
说到竞争,不得不提的就是电商的价格战。电商之间的竞争从未停歇,价格战更是整整持续了一年,从“6.18”、“8.15”再到“双十一”。但其中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口水战的方式偃旗息鼓,取而代之的是繁多的活动竞争。
这正是电商竞争日趋理性的表现。在2012年的前十个月,京东商城以空前的曝光频率成为“价格战”乃至整个电商行业的代名词。从“6.18”到“8.15”,微博成了巨头间互相喷口水的战场,然而到了双十一,这一现象已经不复存在。当淘宝和天猫 “双十一”当天的成交额定格在191亿,同比增260%时,众家哑然。
另一方面,电商的发展日趋回归盈利本质,试图从靠外部输血转移到内部造血上来。当当网副总裁胡毅说,现在,唯一成规模盈利的电商,似乎也只有淘宝一家。
一语戳中痛处。
当初,所有的电商都希望用大订单额、高速增长换取资本回报。2013年生存、盈利成为电商的首要目标。于是,京东宣称要盈利;凡客宣布退出平台之争,企业运营目标由之前追求规模扩张转向盈利;当当网希望建立自媒体模式,找到除了成为交易平台以外的新出路。
亿玛在线CEO柯细兴表示,2012年,不少电商拿着外部资本,以输血式的发展来推广网站,而今年,电商比去年更加重视网络营销,强调内部造血,这是一种从资本决策向运营决策上转变。
电商格局初步确定
2012年对于电子商务行业来说,是关键的一年。血战升级,行业开始盘整。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CEO马云在2011年表示,未来十年,电商企业绝大部分都会倒闭。
从2012年年初开始,品聚、乐酷天、耀点100、维棉网等电商纷纷倒闭或濒于倒闭,没有卷入倒闭潮的电商开始合纵连横共抗“寒冬”。9月,红孩子出售给苏宁;10月,1号店投靠沃尔玛;11月,当当入驻天猫;玛萨玛索也不时传出寻求接盘的消息。
而今,天猫稳扎稳打,逐步夺取市场份额;京东捆绑了VC,对服务、物流等等拥有绝对的掌控权;腾讯投入10亿美元打造“B2C+优质商户开放平台”;苏宁易购在8月份就让刘强东此后噤若寒蝉……
经过2012年一年的争战,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格局初定,天猫商城、京东商城、凡客诚品、当当、1号店、苏宁易购、易讯、国美网上商城等逐步站稳脚跟,在新的一年跃跃欲试。
团购网站优胜劣汰
两年前团购行业疯狂融资的场景还未被淡忘,2012年的团购行业就呈现出截然不同另一番景象:资本的冷却、消费的理性、行业热潮的渐退……2012年,团购行业不再性感。
当资本对团购的狂热开始回归理性后,洗牌整合如潮水般蔓延。据领团网统计,截止2012年底,全国团购网站诞生总数高达6177家,截至9月底累计关闭3245家,自团购兴起以来53%的团购网站相继倒闭或转型退出团购市场。赶集团、58团购相继转型为团购平台。京东团购也放弃了生活服务的自营团购。24券由于资金链危机“暂停”了运营。
同时,拉手网在今年上半年宣布撤销上市计划,窝窝团的IPO至今也未提及。
但是洗牌并不意味着速死。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团购交易额以40.72亿元创新记录。高朋网、F团和QQ团购的三团合一合使得高朋网整体交易额在11月超过2亿元。
团购行业的发展也日益回归到盈利的理性轨道,继满座网“1元盈利”之后,窝窝团也宣告月度盈利。分析认为,明年团购行业或将出现规模化整体性盈利。
预测
大格局:未来或四分天下
亿玛首席创始人兼总裁柯细兴表示,2012年并非电商寒冬而是重大的转折路口。电商格局将被纯电商,传统零售电商,品牌电商和服务电商四分天下打破。
对于传统零售业来说,电子商务是一场革命。马云也强调,新的营销方式方法、新的商业流程、新的商业生态系统,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将会开展一次革命性的颠覆。
2012年传统企业进军电商是必然的趋势,但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涉水电商市场并非易事。传统企业进军电商路径众多,在进军电商的道路上,一定要先想好:做平台还是做品牌。因为目前对绝大多数传统企业电商来讲,电子与商务还只能是二选一的难题。
排名:卡位战还将持续
给电商间排名绝非易事。目前来看,天猫和京东可以排在前两位,第三名是谁?
2012年5月,腾讯完成新一轮组织架构重组,成立腾讯电商控股公司专注运营电子商务业务,计划斥资10亿美元重新打造其品牌、技术以及商业模式;苏宁国美纷纷“去电器化”,将电商提升到战略高度;凡客诚品宣布退出平台之争,转向盈利上来。谁会成为下一个增长巨头还需拭目以待。
但可见2013年绝不是电商的太平年,但单单价格战的竞争方式将难以为继。
电商价格战,目的在于扩大影响力,从而争取客户抢占市场。而此前不断发起的电商价格战却并未让消费者产生信任感,特别是京东和“美苏”的促销宣传行为被发改委指出涉嫌虚构原价、未履行零毛利承诺、标明无货实际有货和重合商品少等四大问题,也反映出电商光靠降价的噱头恐怕已是难以为继。
垂直电商:保命 小而精
“2011年,B2C电商在营销上失控,投入了大量成本;2012年是有节制的控制;2013年,渠道类B2C会好过一些,品牌商会有些难。”电商分析师李成东预测道。
国内垂直电商的寒冬于2012年中来临。那时一些体量较大的垂直电商均调整战略,在下半年采取较为保守的市场主张,将人员效率和货品效率放在考核的重要位置。
外部环境看,经济下行时,资本对垂直品牌电商变得更为挑剔了。2011年,国内40家垂直电商获得融资超56亿元。然而今年上半年,这一金额仅为去年同期的六成,只有10家垂直电商拿到18.3亿元融资。
李成东表示:“为了生存,细分品类的垂直B2C开始回归理性经营,不再打价格战了,每次促销,都希望能赚到一些钱”。垂直B2C都在“提升毛利,压缩成本”,意在开源节流。
评论认为,平台电商走规模,垂直电商唯一能做的就是把内容细致化,走小而精的路线,创造自己的品牌。
国内企业很多,做品牌的也很多,但是真正做强的却很少,所以这里面存在着一定的市场机遇。
IPO排排座
那些被IPO传闻笼罩的电商:阿里巴巴,京东商城、凡客诚品、拉手网……传言最终是否会应验?
阿里巴巴
曾有消息称,据一份外泄的备忘录文件显示,阿里巴巴集团将在2013年底或2014年初开始筹备上市交易。
但据熟知内情的消息人士透露,阿里巴巴集团可能不会那么快上市,原因是最近该集团从主要股东雅虎那里买回自身股份交易中的激励措施可能会将其上市时间推迟到2015年底。根据回购协议,阿里巴巴集团有权在IPO之际回购雅虎所持剩余股份的一半,但前提是该集团需在2015年12月前进行IPO。
京东商城
刘强东给京东设计的IPO时间表是2014年。
11月13日,一位京东内部人士证实,该公司于近期获得来自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Ontario Teacher's Pension Plan)和老虎基金总计4亿美元的新一轮投资。完成本轮融资后,京东的总体估值达到72.5亿美元(约合450亿元人民币)。
最早的传闻是,2011年9月,消息称京东商城将赴美IPO,拟融资50亿美元。
凡客诚品
10月31日,在京举行的ChinaVenture 投中年会上,启明创投合伙人甘剑平表示,投资的电商企业凡客诚品已经做好了美国上市准备,正在选择提交招股书的时机。
凡客相关负责人表示,以前,凡客规模做得很大,但是,不能盈利属于非良性发展。经过一系列调整之后,凡客希望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并使得盈利性可持续化。
凡客诚品在2011年底曾传出赴美上市计划,但最终搁浅。
拉手网
拉手网投资方之一的金沙江朱啸虎表示,拉手网从早期的大规模营销、跑马圈地、迅速上规模的百米冲刺式发展,正在转向内部精细化管理、提升经营效率、提高毛利率的努力。
拉手网相关负责人表示,上市不是拉手的终极目标,拉手也不会重蹈Groupon覆辙。
2011年10月底,拉手网启动在美国的IPO,拟融资1亿美元,最终撤销。
太多的疑团悬而未解。
2013,我们翘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