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反对积极城市化

   日期:2013-10-28     浏览:109    评论:0    
核心提示:我反对通过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或者建贫民区来推进积极的城市化战略,稳健的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不是人为地阻止农民进城,而是认为切切不要人为地制造农民进城的积极条件

中国城镇化战略反思专题

进城务工的农民,他们收入由两部分构成,一是农村小农经营的部分,一是进城务工的部分。离开其中任何一块,农民的日子都不好过。若大量农民进城买房或者搬到贫民区去,他们的收入只剩下务工收入,他们生活的贫困就会增加。

若农民的进城不再可逆,他们势必更加依赖城市的就业机会。而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决定,一旦发生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出口减少,沿海加工企业的倒闭是必然的。城市就业机会减少势必会引起连锁反应。中国经济中因为存在城乡二元结构而具备的特有的安全机制也就不再能够发挥作用,中国事实上也就失去了应对大的危机的能力。最终,就可能严重影响中国现代化事业的进程。

我反对通过鼓励农民进城买房或者建贫民区来推进积极的城市化战略,而主张一种农民可以进城又可以返乡、城乡互动的稳健的城市化战略。稳健的城市化战略的核心不是人为地阻止农民进城,而是认为切切不要人为地制造农民进城的积极条件



鼓励农民进城买房热情高
报载重庆市鼓励农民进城购买商品房,重庆一些县城一半以上商品房被农民购得,县城房价因此上涨。考虑到很多农民难以一次性支付房款,有人建议银行应该允许农民按揭贷款购买商品房。重庆市有关部门也因此期待在较短时间将目前47%的城市化率提升到70%。

与重庆市县城房价每平方米只有千元不同,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房价一般都在数千元乃至上万元。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正是农民务工的目的地,数千元的房价远远超过了农民的实际购房能力,农民几乎没有可能在这些地区购买房子。因此,秦晖建议,深圳应该划出一块土地,让农民自搭自建,发展出全国第一个贫民区,农民因此可以在这里家庭团聚,落地生根。贫民区并非政府之耻,恰恰体现了政府对农民工的关怀。

无论是鼓励农民进城购房还是允许建城市贫民区,都是要应对农民工进城的需要。农民工有强烈的进城需要,国家也可以借此提高城市化水平。城市化率提高了,农村人口自然减少,农业规模经营也就有了可能。因此,农民进城购房并城市化是大大的好事。若农民无力购房,建城市贫民区也是不错的选择。重庆市的做法和秦晖的建议异曲同工,很有合理性。

在城里买了房子,农民一家子就可以到城里生活了。他们再在城市务工经商,也可以免受离妻别子之痛。农民有了房子,也就不用交房租了。当然,最高兴的还是房地产商,因为市场上的需求增加了。政府也高兴,不仅城市化率上去了,而且房地产市场繁荣,财政收入有了保证。

所有这些,使得一些学者有极高的通过土地制度、按揭贷款制度、户籍制度改革来加快农民进城步伐的鼓动热情,使得政府有很高的推进积极城市化战略的积极性。

但是,站在农民角度和站在中国长期现代化可能遇到困难的角度看,鼓励农民进城的积极城市化战略却可能产生严重后果。贺雪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