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调查显示户籍城镇化率仅为27.6%

   日期:2013-10-28     浏览:115    评论:0    
核心提示:清华大学近日发布的一项有关城镇化调查数据显示,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调查显示,现有的针对农民工的流动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这个群体,而是被流动中的非农人口群体所享受。此外,另有调查显示,也有很多农民希望保留农村户籍从而保留土地。

漫画:障碍 (新华社/图)

中新社消息,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数据中心10月27日在北京发布的一项有关中国城镇化调查的大型数据显示,中国非农户籍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仅为27.6%,20年内“农转非”比例仅增长了7.7%个百分点。

而据《新京报》报道,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说,国家统计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中,户籍城镇化率也只是27.%,与清华调查数据基本吻合,“我们去调国家统计局的原始数据,发现户籍城镇化率确实从来没超过35%。”

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如何认识过低的户籍城镇化率?李强表示,首先,显示出我国目前出现“户籍失效”现象,大量农民工在未取得非农户籍的情况下,已涌向城镇工作、生活;其次,也至少能够证明,我国户籍改革,或者说进城农民的市民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城镇化速度。

而清华城镇化调查初步显示,现有的针对农民工的流动政策并没有真正落到这个群体,而是被流动中的非农人口群体所享受。

据前述中新社消息,数据显示,农业户籍人口的流动率为21%,非农户籍人口的流动率达到23.7%。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李强表示,这说明中国社会当前呈现的一种强流动特征,不仅表现为农民工的流动,城镇社会内部的流动率同样很高。这就提醒有关决策者在涉及市民化政策、流动人口社会融入政策时必须分类型对待当前的城市流动人口。比如人们看到的那些积分入户、积分入学等政策,有许多是只适应那些原本就是城镇居民的流动人口,对农民工其实只是一个幻影。

清华大学中国经济社会数据中心自2009年11月开始启动“中国城镇化与劳动移民研究”项目,此次调查样本覆盖了中国大陆的31个省(区、市),完成有效成人样本12540个,0至15岁少年儿童样本7517个。

大城市落户难,想保留土地

一方面,农民入户城镇受阻。而另一方面,也有很多农民希望保留农村户籍从而保留土地,不愿“农转非”。

据《京华时报》和《人民日报》报道,10月19日,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司司长王谦表示,根据其所在部门的调查,中国流动人口数量2012年达到2.36亿,约占总人口的1/6,其中约75%是农村户籍流动人口。

调查还显示,74%的农村户籍流动人口愿意在城市长期居住但不愿意放弃农村户籍。不愿意“农转非”的主要原因是想保留土地;而想“农转非”主要是出于子女教育、升学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等方面的考虑。

王谦指出,政府一直希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转移,制定相应落户政策的原则是,优先落户中小城市和小城镇,逐步放开大城市落户条件。

王谦表示,“新生代”农民工追求的不是户口转变的“形”,更看重城市中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大城市落户难,中小城镇可以落户,但城市的公共服务吸引力不够。大城市的公共资源多,如教育、医疗等资源是中小城市望尘莫及的。相比之下,不断推进的农村土地政策改革,很大程度上使得土地和宅基地成为农民的基本保障、长远利益。调查显示,不愿意“农转非”的流动人口中,35%的人是想保留土地。愿意“农转非”者,35%的人不愿意交回承包地。

新华网7月5日消息,清华大学教授毛其智说,当前围绕我国城镇化进度存在不同的观点,有的认为现在的城镇化属于“伪城镇化”,主要原因就在于城镇常住人口中有2亿多人没有非农人口户籍,与户籍非农人口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均等化方面存在差距。“这种差距正是下一步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中国广播网援引李强称,要想调整人口的话,仅仅用力量去调整,或者用强迫的东西去调整并没有意义,因为你无法限制,还是让资源在城市的分配更为公平、公正和合理。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