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温州一处位于新城的豪华住宅区,小区内人烟稀少。由于该楼盘的价格已从高峰期的4万多下跌到目前的每平米2万4千元左右,部分购房者已选择了“弃房”。(新华社记者 王定昶/图)
10月22日上午,国家统计局发布了9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统计数据。数据显示,与2012年同月相比,70个大中城市中,除温州房价同比下跌1.8%之外,其余69个城市房价普遍上涨。
数据显示,同比价格变动中,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纷纷涨超两成。其中,北京房价领涨20.6%,而上海、广州、深圳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则分别上涨20.4%、20.2%和20.1%。
值得注意的是,9月份温州商品房价环比下跌0.3%。截至本次统计,这已经是温州房价连续下跌的第25个月。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称,9月份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上涨,既是2012年10月份以来各月房价环比上涨累积的结果,也与2012年同期房价下降、基数较低有直接关系。
据了解,2012年9月,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下降0.7%、1.9%、0.7%和2.2%。而其他51个同比下降的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平均下降1.8%。
各类城市房价格局分化明显
9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价数据显示,涨幅较高的城市主要还是集中在一线城市和个别二、三线城市,其他城市房价涨幅相对较为平和。
据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高级统计师刘建伟解读,初步测算,环比来看,9月份,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平均上涨1.4%,天津等31个二线城市平均上涨0.7%,唐山等35个三线城市则平均仅上涨0.6%。
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在前三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会上也曾表示,房价的表现出现了分化,“一线城市房价涨得更多,二三线城市涨幅不是那么大”。盛来运表示,未来还要进一步完善房地产调控的政策和机制。
而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分析称,未来,大城市房价未来依然有上涨空间,但触碰价格极限还需走很长的一段路。而中小城市房价已显脆弱一面,下跌容易上涨难。
他认为,分化态势与市场供求结构的差异和市场预期不同有关。严跃进表示,大城市总体供小于求,而中小城市总体供大于求。这是房价呈不同走势的根本原因。大城市看涨情绪与蜂拥入市情绪弥漫,而中小城市看跌情绪与观望情绪较为浓重。不同的情绪,会进一步强化房价的走势。看涨的城市容易进一步上涨,而看跌的城市则容易进一步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