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今年至少有3名病人轻生 轻生患者多是晚期肿瘤病人
文/记者任珊珊、黄蓉芳 实习生向敏 通讯员欧阳云、黄金娟、欧晓芳
日前,68岁的广州张阿婆(化名)从医院六楼纵身一跳,撒手人寰,留下了伤心欲绝的子女。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10月,广州至少有3名病人轻生。每一次惨剧的发生,都对家人和病友造成心灵冲击,留下了巨大的问号:他们为何放弃生命?
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医院后获悉,绝大多数跳楼自杀患者是肿瘤晚期的重症病人。然而,跟人们想象中的不同,让他们放弃生命的最主要原因并非癌痛和医药费,而是家属的冷落和心理上的抑郁倾向。
出事时,张阿婆因呼吸系统的疾病,在一家医院接受治疗,但这种病只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她还患有肾病和肿瘤。
“肾病和肿瘤已经让她不堪重负,这次又因为呼吸系统的疾病再次入院,她再也受不了了。” 张阿婆的家人说,她跳楼之前并无任何征兆。“她显然去意已决,所以事前才不露蛛丝马迹。”
在亲人的回忆中,张阿婆退休前曾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她一直不能接受自己生病后的状态,病痛的折磨和没完没了的治疗,曾让她发出“人生已经没有任何乐趣”的哀叹。
记者调查:
癌症患者难过四道坎
“轻生患者一般为晚期肿瘤病人,在病人中所占的比例其实并不高。”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主任医师李卫东说。
和其他病人相比,肿瘤病人承受的心理压力更重。“肿瘤病人需要直面生死,在治疗的各个阶段都会爆发心理问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心理纾缓专科小组负责人黄薇表示,刚确诊时心理冲击最大,是第一道坎。
“看到诊断书上‘鼻咽癌’三个大字,感觉就像被判了死刑,万念俱灰,整个人都木了。”癌症康复者阿军说。
化疗阶段是第二道坎。有些人无法忍受化疗带来的剧烈呕吐、食欲差、无法入睡等等不适反应,有强烈的放弃冲动。
复发是第三道坎。李卫东说,曾有一个肠癌患者张怡(化名)接受切除手术后没多久,病情复发。有一天,她突然不见了。医护人员在顶楼上找到了她。在医生的心理辅导下,张怡放弃了轻生的念头。
“到了癌症晚期,又是一道坎。癌痛的折磨很容易让人陷入抑郁症。”黄薇说,然而,肉体疼痛还有药可解,对死亡的恐惧和对人生的深深挫败感,却常常令病人很难捱过去。
专家分析:抑郁患者容易轻生
患者选择放弃治疗、直接或者间接放弃生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费用问题的担心。李卫东说,不少患者担心治病花费太大,会拖垮家庭、连累家人而选择放弃。“在上世纪90年代,很多患者一听到自己患的是癌症,就觉得那是个用钱的无底洞,首先就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他说,不过,现在因为经济原因而选择放弃的人越来越少。
二是对病痛折磨的恐惧。李卫东说,晚期病人容易对治愈的前景感到绝望,觉得越到后来,治疗过程会越痛苦,而且最后仍然会竹篮打水一场空,因此选择提前结束生命。“事实上,癌痛等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并不是病人轻生的重要原因,因为即使是晚期病人,只要在医院接受规范、适度的治疗,痛苦并没有一般人想象的那么大。”
三是家属因素。李卫东说,最能击垮患者信心的就是家属的冷落,令他们感到孤立无援。患病的人本来就特别敏感,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支持,很容易产生一种自己被家人嫌弃的感觉,这种孤军奋战的感觉会让他们求生欲望降低而选择轻生。
四是性格和心理原因。李卫东认为,抑郁倾向相对严重的患者更容易选择轻生。“相对来说,社会阅历丰富、曾遭遇不少挫折的人更能扛过去。”黄薇说,而人生一帆风顺的人往往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患病的打击,容易陷入绝望。
专家指路:家人支持至关重要
其实,得了癌症,并不代表人生乐章立即画上休止符。
医保已覆盖一些费用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医保办主任容毓介绍,由于医保的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医保已能解决患者相当一部分的费用。容毓补充说,不少价格昂贵的肿瘤治疗药物也被纳入了广州医保的门特报销范围,例如抗肺癌的靶向药物特罗凯和易瑞沙。
适度治疗可减轻痛苦
对于那些因对病痛过程过于恐惧而选择轻生的患者,李卫东提醒,其实,即使患上恶性肿瘤等重症,只要根据病情进行适度合理的治疗,不仅可以延长生命,也可以减轻痛苦,改善生存的质量。
不要冷落和嫌弃病人
在治疗中,除了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的心理辅导,家庭的支持至关重要。很多病人配合治疗和坚强求生的根本动力就是家人。如果病人不能从家属那里得到支持,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家属不宜让病人感觉受到冷落和嫌弃。
及时向心理医生求助
“病人不应孤独面对癌症。如果觉得心情沮丧,应主动向医护人员寻求帮助,争取早日走出抑郁。”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护理部主任覃惠英介绍,该院通过对癌症病人开展心理纾缓工作,最近5年来没有发生一例病人自杀的惨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