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香港贫穷线:家庭月入低于1.15万

   日期:2013-09-30     浏览:149    评论:0    
核心提示:9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首条贫穷线。推算数据显示,2012年香港的贫穷人口达101.8万人,全香港的贫穷率为15.2%。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制订“贫穷线”目的在于检视贫穷情况、引导政策制订和审视措施成效。

9月22日,香港夜景。 (新华社记者 秦晴/图)

9月28日,香港特区政府公布了香港首条贫穷线。结合这条贫穷线和香港政府的社会福利政策推算,2012年全香港的贫穷人口达101.8万人,全香港的贫穷率为15.2%。

据新华网报道,贫穷线问题一直是香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为了有助于政府更好地通过社会福利政策解决贫穷问题,香港特区政府9月28日公布,香港首条贫穷线以住户平均月收入中位数的50%划线。

具体来说,按住户人数制订的2012年贫穷线,一人住户为月入3600港元、二人为7700港元、三人为11500港元、四人为14300港元、五人为14800港元、六人或以上为15800港元。比如,一个四口之家如果月入在14300港元以下,即为贫困家庭。

按上述数据推算,在政府政策介入前,2012年香港的贫穷住户为54.1万户,涉及131.2万人,贫穷率19.6%;政府各项福利政策介入后,主要包括综援(综合社会保障援助)、高龄津贴和学生资助等措施,贫穷住户降至40.3万户,涉及101.8万人,贫穷率15.2%。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表示,制订贫穷线是“破天荒”的工作。它不是为划线而划线的政治工作,而是政府处理贫穷问题的重要一步,体现政府扶贫工作的决心。制订“贫穷线”是政府首次以科学化的方式,检视贫穷情况、引导政策制订和审视措施成效。

贫穷线不等于扶贫线 边缘穷人也会获援助

据香港政府新闻网报道,政务司司长兼委员会主席林郑月娥也强调,贫穷线作为分析工具有其局限,如没有计入资产或会高估贫穷人口,因此贫穷线并不等于扶贫线。

另据中新网早前报道,林郑月娥曾表示,“贫穷线”公布后,政府不会即时推出相关的扶贫措施,但会参考各团体意见,相信最快要待2014年1月初《施政报告》才推出实质的扶贫措施。

林郑月娥多次强调“贫穷线”并非“扶贫线”,政府并非只帮助线下的人士,对于生活在“贫穷线”边缘的人口亦会予以帮助。

香港目前约有16万户“在职贫穷”

中新网报道,据当天香港特区政府所公布的“贫穷线”,若以经济特征划分估计,香港目前最多贫穷户的是“在职贫穷”,约有16万户。“在职贫穷”的特征就是不论多努力工作,家庭收入始终在“贫穷线”以下。

林郑月娥说,这些住户的人数多,超过八成为三人或以上的家庭。家庭中在职人数少但需供养的成员较多,当中约三成为儿童及学生,抚养比率约为1:2,即一个人赚钱以负担三个人的生活开支。

余女士便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单亲母亲她需要抚养两个女儿,一家三口居住在九龙深水一个100“房”(分间楼宇单位)内。每天,她在茶餐厅工作10小时,月入约8000港元,远低于“贫穷线”所订的3人家庭月入1.15万港元,而每月租金就已用上2500港元。

“现在政府有了这条线(贫穷线),能向社会证明我们是有努力工作、不是懒惰、有工作能力,但收入永远只有这么多,希望政府今后可看到我们。”本身也是“N无人士”(泛指部份基层市民因不同原因而未能享用各项社会福利)的余女士坦言,现在对生活重新有了一份期盼、鼓励。

前述香港政府新闻网引述林郑月娥说,就业是解决贫穷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未来的扶贫方向建议包括鼓励有工作能力的在职贫穷人士通过就业改善家庭生活水平,支援贫穷家庭的下一代向上流动,并把将来的优化措施集中于提升综援家庭儿童的在学支援等。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