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超人撤了 地产风向真的转了

   日期:2013-09-06     浏览:73    评论:0    
核心提示:近日楼市一大新闻,是李嘉诚持续抛售旗下的内地资产,继出售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百佳超市后,日前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双双发布公告称,将各自下属公司分别持有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各50%股权出让,买家均为离岸公司GCREF Acquisitions22 Limited,两项交易预计将在11月29日完成,总交易金额达30.3亿港元。

  “长和系”频频抛售内地商用物业套现 温州香港楼市惊现负资产 只涨不跌只是神话

  李嘉诚大举甩卖物业 看淡后市?

  近日楼市一大新闻,是李嘉诚持续抛售旗下的内地资产,继出售上海陆家嘴的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百佳超市后,日前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双双发布公告称,将各自下属公司分别持有的广州西城都荟广场各50%股权出让,买家均为离岸公司GCREF Acquisitions22 Limited,两项交易预计将在11月29日完成,总交易金额达30.3亿港元。

  这是李嘉诚近期第三次密集抛售内地项目。李超人认为内地物业资产价格已经处在高位,有意高位套现,携巨资撤离,这系列举措的背后,是否预示着他看淡内地楼市的后市?中国的楼价还能一直向上走吗?

  温州楼价大跌 出现负资产断供

  有消息称,目前温州楼价出现大幅下跌,甚至腰斩,断供现象频出,法院、拍卖行处置的银行不良资产正呈现直线上升的趋势。

  温州楼市的负资产跌价到底有多厉害?以铂金家园一套120平方米房源为例,2011年售价高达5万元/m2,按照首付三成,银行按揭贷款高达420万元。但现在价格只有2万元/m2,上述房源仅值240万元。这样一来,意味着这里的房子市值已经抵不了银行的贷款。于是业主选择断供,让银行强制拍卖。

  它们,

  被李超人抛弃了

  ……

  不明朗因素1:

  美国QE政策

  房价涨跌取决美元走势

  有业界人士担忧地指出,随着美联储暗示即将在今年年底前开始缩减量化宽松(QE)规模,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将普遍面临的难题是,一旦实施,流入亚洲市场的大量热钱将撤出,危及亚洲金融稳定,其中中国香港、新加坡、印度及印度尼西亚遭受的冲击将最大。

  业界认为,利率长期偏低令亚洲借贷活动炽热,中国香港楼市因此大旺,楼价自2008年以来大升128%。假如美联储退市加息,楼市将大幅调整,就像1997年的金融风暴,其引发的后果是楼价急挫令消费支出大减,造成经济衰退。

  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指出,中国房价是涨是跌,并不取决于政府的调控,而是取决于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美元贬值,人民币升值,所以大量外资就涌进中国,由于强制结汇,所以政府就被迫发行更多人民币,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如果美元走强,人民币开始贬值,那么外资涌出中国,人行被迫收回人民币,将储备的美元还给外资企业流出中国,于是通货膨胀压力减小,市场上人民币减少,房价就下跌。所以,房价的涨跌基本上取决于人民币兑美元的走势。从过去几年的人民币走势图和房价上涨图来看,两者惊人地重合。

  同时,随着美国QE政策逐步退出,海外流动性充裕的局面也将告一段落,海外融资通道或将受到挤压,这对视资金为生命的房地产行业来说,影响非常大。

  去年,海外市场迎来了超低利率环境,中国房地产市场成为海外资金的投资目标。仅今年上半年,34家上市房企海外募集资金达903亿元人民币,这其中既有万科、恒大、龙湖、碧桂园等标杆房企,也不乏佳兆业、新城控股、旭辉控股、建业地产等中型房企。这一数字已几乎相当于去年上市房企海外融资总额的两倍,令海外融资让房企的资金压力得以减轻。

  但易居中国执行总裁丁祖昱提醒,投资人都是为赚钱而来,如果不能赚钱,这些资本都会很快离去。

  不明朗因素2:

  货币继续超发

  担忧钱袋缩水抢高楼价

  在国内,尽管市场普遍预测由于地价不断上涨,导致楼价也水涨船高,因此即使热钱撤出,也不会有楼价大幅下跌的可能。但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认为,“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主要源于其供需失衡。有人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这是不准确的。与其说高房价是印出来的,还不如说是炒出来的。”

  但货币超发确实是导致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北京市华远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任志强表示:“看看这几年房价为什么涨这么快?因为货币超发。中国超发货币之后,没有看到通胀,是因为政府采取了限价的手段。”星展银行大中华区投资顾问总监王良享指出,在经济动力不确定的情况下,很多投资者都寻找一些房地产或房地产信托进行投资。事实上,货币超发的效应已经渗透到千家万户,不久前,令世人目瞪口呆的“中国大妈”式抢金潮、买家纷纷蜂拥入楼市,都印证了老百姓最在意手头的“钱袋子”缩水,市民关注的重点就是如何让资产保值增值。

  不明朗因素3:

  地价泡沫蔓延

  京沪楼价贵过纽约伦敦

  土地政策和货币政策确实是导致房价上涨的“元凶”。有行家指出,如今,地价占开发成本约60%,而房价是地价决定的;地价又是地方债务决定的;超发货币1倍,原来的地价房价自然是上涨1倍才能保值。

  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尹中卿提出,挤压房地产泡沫势在必行。统计显示,1999年~2012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总额接近15万亿元,年均超过1万亿元。其中,2011年卖地收入占当年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超过六成。尹中卿建议,应尽快按照人均居住面积征收累进房产税,增加拥有多套和豪华住房的持有成本。

  今年上半年,全国主要监测的105个城市地价已连续5个季度加速上升。今年6月份,在70个纳入房价监测的城市中,有69个城市房价同比上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同比和环比均上涨。7月份最新数据显示,70个城市房价同比又上涨了6.7%,环比上涨了6.1%。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测算,我国人均收入尚不及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十分之一,但一线城市的房价已经超过了纽约和伦敦。如果房地产价格泡沫破裂,不仅会因巨额不良贷款而损害金融业的正常运行,而且也会对实体经济和国家财政造成破坏性冲击。必须尽快调整房地产调控思路,统筹推进房地产税费改革,尽快按照人均居住面积征收累进房产税,增加拥有多套和豪华住房的持有成本,促进二手房、存量房源流转。一旦部分非自住以及非正当获得的房源被迫流转进入交易,房价下跌也就并非天方夜谭了。

  战略转向:

  撤资内地 转战欧洲

  一直以来,华人首富李嘉诚是中国经济圈商人们模仿的标杆,因为其在把握投资时机方面具有独特的敏锐感觉而被称为“超人”。如今,李超人在内地频有离场的举措,难免让人有更多的遐想。

  尽管有人认为李嘉诚出售西城都荟是因为该项目的经营并不如意,由于“水土不服”才转手,但这一理由却并不适用于作为刚落成的上海超甲级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以及已经占据了香港40%市场份额的百佳超市。若按照预期价格,上述三个项目的总套现金额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过去半年,无论是长江实业还是和记黄埔,都未在内地有拿地的记录,这令李嘉诚“撤资内地,转战欧洲”的战略越发清晰。

  更多财经人士分析认为,商铺租金成本上涨及进货成本上升,使得传统零售业逐渐走向衰落,这是李嘉诚决定转手超市、商场及写字楼等商业物业而投资欧洲利润更高的电网和供水网络等业务的重要因素。

  眼光毒辣:

  美元升值市场必动荡

  同时,现在市场上普遍认为,新兴市场随着美元的升值会出现一些大幅度的调整,而英国的资产现正处于低位阶段,内地和香港则是高位,现在是减持国内资产、投资欧美资产的一个很重要的时机。减持高位资产,增持低位资产,这完全符合李嘉诚的投资理念。

  业内猜测,李嘉诚频频出售内地业务,可能是为和黄抄底欧洲市场筹备资金。2012年,和黄就已经开始大举在欧洲进行逆市收购,去年李嘉诚更明确表示看好欧洲的投资机会,认为这些国家的资产质量高,收购可令“长和系”的股价、盈利和派息很快增长。而和黄上半年核心盈利为120亿港元,同比增24%。欧洲业务收入同比增加约7%,对集团的收入贡献由去年上半年的41%,上升至43%。大规模收购欧洲业务的成效开始逐渐显现。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