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在江西樟树中药材市场,店家与买家正在讨价还价 (新华社/图)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消息,7月30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吴浈主持召开中药材专业市场整治约谈会,约谈亳州、安国等全国17个集中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所在地政府负责人。
消息称,国家食药监管总局通过对部分中药材专业市场摸底调查,发现中药材专业市场及其周边存在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违规经营、非法加工等现象,个别地方还比较严重。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吴浈在会上说:“今天请来17个中药材(市场所在)的地市级政府,目的是给大家摆问题,坚决进行整治,今天我们这个会是约谈会,实际也是中药材市场整顿的开始。”
会议决定将整治中药材专业市场,清理市场周边环境,并将配备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中药材专业市场管理。
而据《上海证券报》报道,国家食药监管总局内部人士透露,近日已安排5个工作组,奔赴国内几大重点中药材市场进行调查。
早在7月12日,国家食药监总局便宣布展开“两打两建”专项行动,打击中药违法生产行为、整治中药材专业市场便是重点之一。
据前述《第一财经日报》报道,食药监总局工作组暗访演示稿显示,假冒伪劣、掺杂使假、违规经营、非法加工已在国内多个中药材市场成风,并构成了一个隐秘的“地下王国”。
食药监总局工作组在安徽亳州、河北安国、成都荷花池、广东清平、广西玉林五大中药材市场暗访发现,仅仅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就存在着增重、以次充好等九大问题。在河北安国中药材交易市场,工作组走访附近12个村落发现,其中一些村落存在露天保存药材的情形,多个无证家庭饮片加工作坊,均是设备简陋,卫生堪忧,药材质量堪忧。
事实上,中药材专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已不鲜见。
据《南方周末》2012年9月20日报道,2012年9月8日,国家药监局通报称,安徽省查获一批染色增重、制假售假的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其中8家停产整顿、12家立案调查。上述企业涉嫌用化工色素金胺O进行染色,用铝盐和镁盐加重,在药材中掺假。
《南方周末》2011年3月17日报道称,在全国17个专业批发市场,掺假、再加工的情况十分严重。以安徽亳州市场为例,由于独活、欧当归的掺入,岷县当归经过千里跋涉,在安徽亳州切片损耗后,竟比原产地的价格还低。而甘草由于品种多元,也遭鱼目混珠,直接影响到品质。
国家食药监总局此次正式展开专项整治,效果仍需拭目以待,一些省份对此已下达部署工作的文件。
据亳州市政府人士介绍,自7月17日,食药监总局召开“两打两建”会议,亳州便连夜召开会议,并成立了专门的小组。亳州共检查了5000家摊点和门店,设立了100万元的举报奖励,一次性奖励可以达20万元。
据国家食药监局官方网站消息,黑龙江省、浙江省、山西省等地区已在7月份分别宣布部署“两打两建”行动,
据了解,此次被约谈的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是1996年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卫生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审核批准设立的,由地方政府直接领导的市场管理委员会进行管理。
据前述《上海证券报》报道,吴浈在约谈会上表示,二十多年里没有新增、新批中药材市场,今后也不会再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