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仅“整风” 能让“血肉”重新联系上?

   日期:2013-07-16     浏览:134    评论:0    
核心提示:6月18日被视为中共新一轮整风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整风运动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党的总书

6月18日被视为中共新一轮“整风”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式拉开帷幕。在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整风”运动的两位主要领导人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和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风尘仆仆”赶赴地方督导和检查整风情况。习再访中共圣地西柏坡,重温毛的“两个务必”,并发出党面临的“赶考”远未结束的呼吁;刘到浙江,指出“群众的意见就是我们的镜子”。

而在前不久,中共政治局还首次开展了“整风”式学习。根据报道,全体政治局成员用了6个半天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对照检查自己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情况,讨论研究加强作风建设的措施和制度。习在会上明确提出要统筹制定领导干部办公楼宇、住房、配车、秘书配备、公务接待、警卫、福利、休假等工作生活待遇标准,誓言政治局将带头遵守各项规定,这被视为习给包括自己在内的全体政治局成员“立规矩”。

不过,从这一个月的情况来看,虽然整风已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当前的头等大事,但并未出现预期中的轰轰烈烈。整风的目标是要扫除“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四大作风问题。尽管开会摆放鲜花、出行警车开道、宴请必喝白酒的现象大大减少甚至基本绝迹,然而,要说这四大作风有多少改进,只要深入官场去体察和感受一下,恐怕并不乐观。

中共这次整风全称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群众路线”一向被中共看作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整风目的就是要重新拉近党和政府与群众的距离,为中共被削弱的执政合法性增强“群众基础”。但从上述简单描绘的情况看,这个目的很难达到,换言之,此次整风不大可能见效,流于形式的可能性却非常大。原因在于,时代和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变,再用整风这种方式,是不可能纯洁领导干部和党员思想的。

习到西柏坡“朝圣”,显然有通过这种形式,将是次整风链接到延安整风的意图,以为整风赋予“历史合法性”。这从整风的用词——“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直接继承延安整风可见一斑。中共历史上曾进行过多次整风运动,但只有上世纪40年代的延安整风,对统一中共的思想,建立毛泽东在党内的绝对权威起了重要作用,并为中共最终取得革命胜利奠定了思想和组织保证。除此外,中共历次整风,包括改革开放后进行的整风,效果都不是很好,相反,每次整风都伴随着政治和权力斗争,成为打击政敌、肃清异己的“合法”借口。在这一点上,延安整风也不例外。

延安整风所以能达到效果,有其独特的时代背景。其中关键的一点是,毛将中国革命从失败的泥潭中拯救出来并推向前进,使党内多数领导人和党员干部,服膺于党和毛的权威,那时的中共生机勃勃,多数党员干部很真诚地信仰自己的主义和为之奋斗的事业,相信党的领袖,党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不打折扣,自觉把自己融入群众中去,不搞特殊化。

然而,今天这个条件不复存在。党已执政60多年,尽管最高领导层对党与群众的现状有强烈的危机感,可对于相当多地方领导,尤其是基层干部来说,很难感受到执政危机。即使一些领导干部和党员感受到了危机,这也与他们无关,同时也不是他们的力量能够改变的。加之,对大多数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在市场经济等价交换原则的冲击下,思想早已不再纯洁,党章上规定的为之奋斗的共产主义更是抛诸脑后。既没感觉到党有执政之虞,思想又被污染,除非有纪律的压迫,否则,他们不可能去认同群众,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同时,还要看到,民众对中共的要求和期望也比过去提高了。在过去,由于物质的匮乏,人们的要求可能很简单,能填饱肚子就行,但现在不一样,人们的选择多样化,没有党也可以活得很好。而且,在物质上有了剩余后,还需要精神生活的提高,不但吃得饱,还要吃得好,生活有品质,人格受尊重。尤其是随着物质条件的改善,人们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竞争意识、权利意识都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为这种政治参与提供了技术条件。可相对来说,中共的群众观念还停留在以前的温饱阶段或战争年代,没有看到或意识到今之群众早已不是昔之群众。群众工作的方式还是战争和计划时期的老一套,至多形式上有些改观,实质没有变化。

另外,社会的利益也在不断分化。不仅民众的利益和党的利益、政府的利益不一致,就是在群众之间,也分化成若干阶层,利益群体大量涌现,社会成员的关系错综复杂,人们的利益需求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多变性特征也逐渐显露。这一切都会影响到群众工作的开展,使群众对中共的认同,从过去的感情认同,转变为现在的法理认同和利益认同。也就是说,人们更多是从合法性和利益角度来看待中共的。如果中共仅仅诉诸于过去的感情和同群众的密切联系,显然很不够。

最后,中共自身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中共党员,以工农为主,这是中共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反映,也与中国社会以工农为主的社会结构高度一致。但今天,中共党员的成分已经变得多样化,工农党员不仅在党的队伍中不占人数优势,在权力结构上更是被边缘化了。这同中国社会工农的边缘化是一致的。社会利益的分化和党员结构的变化,必然要在中共的工作重心及有关政策和决策上反映出来。以工农为代表的社会弱势者的利益和诉求,在中共的决策和政府工作中,多数时候也就势必处于一个次要位置。无疑,这客观上会疏远党与群众的关系。

上述因素和条件的变化,导致中共曾用血与火建立起来的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如今被切断和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官民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越来越多,致使中共的合法性根基发生了动摇。此种情况下,要重建群众路线,便只能借助整风运动的“压力”。可以想像得到的是,一些官员和腐败分子会在整风中被揪出来,成为“合法性”打击报复的牺牲品。因此,这次整风在迫使官员关注和重视民众的诉求方面,可能会有一些效果,但总的来看,当下官民关系的本质不会有多大改变。

要要真正重建党与群众的联系,再造党的执政合法性,必须实行民主,约束特权。指望通过重拾中共群众运动的传统,来唤醒民众对党的美好回忆,这于今天的现实,是办不到的。邓聿文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