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工具    123  115 

谁决定房价走势

   日期:2013-06-25     浏览:138    评论:0    
核心提示:南风窗网,文章,决策者认知决定房价走势,2013年13期,房价上涨不是不可控而是不控制,有关方面甚至是在有意推涨,但房价上涨的基础是虚弱的、危机四伏的。

  尽管公众和有识之士一再呼吁,时至今日,中国房地产仍处于失控的乱象之中,看不到任何理顺的迹象。虽然今年2月国务院实施了“国五条”,作为房地产调控的习惯性政策,在当下再次展现了“越调越涨”的铁律。5月份,京上广等一线城市二手房价同比上涨平均超过20%。

  

  “保增长”即是“涨房价”

  房价为何屡调屡涨,需要我们检讨政策制定者的内在本心。在一个主要依靠房地产投资作为动力的经济体中,决策者究竟有多大的意愿调控房价,促进房价理性回归?特别是在房地产制度严重扭曲的情况下,双手沾满房地产利益的政府所制定的政策,究竟是要推动房价上涨还是回落,我们不耽于以最深的怀疑态度去揣度政府。具体来说,能为地方政府带来相当于财政收入70%的土地出让金以及依托于此的各项融资,本身就是地方政府基础设施投资及其带动的GDP数字的资金源泉;出让土地的推出,也自然带动房地产投资项目的开工,引发包括建筑施工、建材、运输、能源供给等一系列产业经济活动(虽然是粗放的,但能出数字);上述建设活动以及工业本身的产业链循环,为中国工业提供了超过一半的订单,是当前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工业增长之源。从高层决策者的视角似乎可以看到,只要维持房价不断上涨,地方政府就可以出卖更多的土地建设更多的基础设施,开发商就可以开工更多的住房项目,一段时间内,工业、建筑业及仓储运输物流业可以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带动经济阶段性繁荣。

  一定意义上说,上述因素是当前发展方式下GDP扩张的重要来源。虽然高层不断强调经济结构调整优先于经济增长,但我们似乎只能看到保增长无力后的经济结构自发调整。以保增长为由频频增发的天量货币,俨然成为房价持续上涨的最重要支撑,而对于实体经济而言则成为要素市场价格混乱之源,到底是要保谁的增长呢?相比于实体经济增长,稳定房价上涨似乎是一种更容易的推动GDP数字增长的手段。虽然由此可能导致各种弊端甚至社会矛盾,但只要危机不爆发,一切似乎还可能继续下去。

  2009年以来以稳定经济增长为借口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对于房价的上涨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据统计,2013年一季度全世界新增货币1.5万美元,仅中国就发行1万亿美元,占全球新增货币的67%。中国人民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1~5月社会融资规模为9.11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12万亿元;到2013年5月,广义货币(M2)余额104.21万亿元,同比增长15.8%,广义货币总额与年度国内生产数值的比值接近1.9(为世界最高国家之一),且呈持续扩大的态势。多项统计表明,上述新增资金超过一半流入房地产领域,成为房价上涨最强有力的支撑。

  中国货币供给为何能够不受约束持续扩张?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中央银行缺乏货币发行准则。除国家外汇管制的储备外汇和控制汇率导致的货币发行外,社会融资规模的增长并不取决于社会资金储蓄,而取决于需要多少资金。特别是列入国家投资计划的项目资金需求规模,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银行的资金投放规模。例如,2008年底国务院出台了新增4万亿投资计划,以及随后出台十大产业振兴计划,各省市区也出台了近20万亿的投资计划。为保证上述项目投资,中央银行在2009年和2010年,分别增加了30%和28%的货币供给,堪称超级宽松甚至恐怖的货币政策。由于以房地产为核心的虚拟经济过热以及以制造业为核心的实体经济过冷,以及扩大货币投放带动通货膨胀引发社会焦虑,引起新增资金和社会存量资金向房地产、套利外贸和影子银行的快速转移。考虑到影子银行的大多数投资是以房地产为依托的,扭曲房地产制度下的货币扩张大大推动了全社会房地产投机的热潮,由此引发了剧烈房价上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Powered By PC